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

改變膽怯和羞怯的通病

改變膽怯和羞怯的通病
改變膽怯和羞怯的通病
想像 自己身處於一個你只認識幾個人的雞尾酒會上,你跟一些人談話,然後 他們走開去取飲料或加入其他的人群裡,而另外一邊有一群人頗吸引你,現在你該怎麽辦呢?

是走上前去,面帶微笑,自我介紹呢?還是站在那堆人的旁邊希望他們會注意到你?或是去找你認識的人?又或者是找藉口離開?

如果, 跟陌生人做自我介紹, 對你是件難事,那麼, 你一定是個害羞型的人。

就像許多人一樣,害怕陌生人,甚至於你所認識的人。你可能討厭宴會,或是任何對你的前途有切身關係的情境,如面試或相親等。害羞隨時都令你畏縮。例如,你曾在某個地方工作幾個月,很想見見辦公室外的某些人,但因害羞而不敢開口;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接近心儀的對象;或是害怕去看醫生或到理髮店理頭髮,只因你不知道該跟他們說什麽。

在倫敦市郊有位叫愛麗絲的女人,她發起成立了一個叫「門戶開放」的團體。這個團體的會員很少見面,雖然很多人都住得很近,但團員只是待在家中閱讀社團簡訊,幸運的話,可以利用電話與愛麗絲交談,甚至可以去拜訪愛麗絲。

幾年前,愛麗絲寫了一篇文章登在某雜誌上,內容描述她如何戰勝「曠野恐懼症」。她害怕出門,不敢跟陌生人講話,連日常生活中必要接觸的人都令她畏懼,於是她發現自己愈來愈畏縮——只待在家中,不出門,不與任何外人見面。後來,她認清是怎麽一回事時,決心要克服它,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戰勝了恐懼感

愛麗絲以前也寫過文章,但這次卻有很多人人寫信告訴她:「我也有相同的困擾。」有些人的症狀輕微,只是逃避社交活動,或是不習慣與不熟的人交談;有些人則整天待在家裡,逛街時還需有人陪伴,甚至要等天黑才敢出門,坐車時一定緊閉車窗;另外還有些人不敢隨便開門,電話鈴響時,也不敢接。

愛麗絲知道,這些人之中大部分是深受另一種恐懼之苦——害怕必須為了某個理由而出現在任何一個特別的地方,他們希望脫離團體,卻又害怕獨處

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這些人呢?

愛麗絲發現心理分析並沒有什麽用處,因為只找出原因並非病人真正想要的,許多病人反而把他們分析出來的結果拿來當做不能面對世界的藉口:「等我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就敢出外與人碰面了。」但事實上他們會變得更害怕,更沒有獨立感。

想改掉這種毛病,患者不能有害怕的動機,這樣才不會加強害怕的心理。

參加宴會、要求房東粉刷屋子或赴求職面試等——去做任何一件你以前因害怕而逃避的事。愛麗斯就曾試過,即使是在她極度害怕之下,以為根本不可能去做那些事的時候,她還是做了,所以她現在勸告別人:「強迫自己擴大活動範圍。」 自我創造的原則告訴我們,害羞何以産生,以及為什麽強迫自己才是唯一克服這種個性的方法。

「害羞是習慣累積而來的,肇始之因很多,但都是以某種方式被強化:行為裡一再表現這個動機。」

有時候害羞會與疾病一起發生。

美達最近搬到一個新的城市,不幸染上肺炎及其他併發症。她尚未完全康復之前便開始想著:「我在此已住了六個月,但還沒有交到一個朋友,我想以後大概也交不到了。」結果她的行為真的證實了她的想法。雖然她目前已痊癒,但卻習慣待在家中度過寧靜的時光。不管是在外停留太久,或與陌生人在一起,都令她覺得痛苦。她對自己說為什麽要去做那些事呢?於是拒絕了一切出外的邀請,不是藉口天氣太熱、太冷,就說是太累。甚至告訴自己,結交朋友是種痛苦的經驗,根本不可能做到,也不知道從何做起。她想,別人一定會覺得她無趣,或是笨拙、愚蠢,沒有人會喜歡她。

美達的害羞是疾病的後遺症,有些人則是受到父母的影響。

例如莫利斯,他的雙親都非常內向,並且嚴厲地教導他,家人是可信的,其他人一概不能信任。於是,他年輕時就模仿父母的內向個性,年紀大了依然如此。 妮娜的爸爸媽媽雖然不是害羞的人,但卻要求她不要太外向。叮囑她是大家庭中的獨生女,同時告訴她女孩子應該安靜、有禮,不可太主動。妮娜愈是按照父母的話去做,就愈顯得害羞,結果使自己變得羞怯而喪失自信。 貝琪的父母則是以另一種方式使貝琪養成畏縮的個性。她的雙親極為冒失,有一次他們把貝琪推到一位電影明星前要求簽名,雖然貝琪一向崇拜那位明星,但當時卻覺得萬分羞辱,於是下定決心:「我絕不使自己像他們那樣出盡洋相。」此後,她的行為就盡量表現得與父母不同。

美達、莫利斯、妮娜及貝琪都替自己塑造了害羞的性格——然後又一再地表現其內向行為,使得害羞的情形愈來愈嚴重,像習慣一樣深植於他們的心中。



要克服畏縮羞怯,他們必須忽視那種感覺,並改掉這個習慣——讓自己去做不敢做的事,體會與人接觸的樂趣,然後強迫自己去做

不要老是想找藉口離開、孤獨地坐著看時鐘走動,或是找別人替你做主。

總之,最重要的是必須學習單獨面對陌生人。

沒有留言: